前言:我们为什么要保护祁连山?
祁连山,青海省东北部与甘肃省西部边境的山脉,有多条西北-东南走向的平行山脉和宽谷,是庞大山系,因位于河西走廊南侧张掖市境内,又名张掖南山。东西长公里,南北宽—公里,海拔0—米,共有冰川条,面积约平方公里。
祁连山脉即祁连山系。西端在当金山口与阿尔金山脉相接,东端至黄河谷地,与秦岭、六盘山相连,长近千米。属褶皱断块山,最宽处在酒泉市与柴达木盆地之间,达千米;自北而南,包括大雪山、托来山、托来南山、野马南山、疏勒南山、党河南山、土尔根达坂山、柴达木山和宗务隆山等等。
众多的山站在一起,既像父亲又像母亲,既能保障中国行远,又哺育了河西走廊的大道柔情。同时挺起脊梁露出胸膛,以卫兵的不屈姿态构筑着我国西部生态安全的防线,在维护我国西部生态安全方面的意义举足轻重并且不可替代,成为西北地区最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。
如果祁连山自然保护区继续破坏下去,河西走廊的生命水源将断流,一带一路建设通道将在甘肃受阻。
人类是自然的产物,又是对自然过度索取的物种。保护和建设一个美丽富饶的河西走廊,恢复“母亲山”呵护滋养人类的功能,不仅需要政府部门立竿见影、雷厉风行的行动,站在更高的生态文明视野定方略、谋全局,还需要广大人民群众的理解、配合和支持,是一场旷日持久的人民战争。
祁连山有着对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诠释与担当,凝聚着人民的力量和梦想,是国家和民族复兴之路、梦想之路的一部分。保护好祁连山,是人们的共同义务和责任。
地图上的甘肃如同一把如意,象征吉祥,亦为符合心意。祁连山与河西走廊赋予了这把如意生命,更像是其高昂的头和宽广的胸,甘肃东西部突出的两个部位更像是它拥抱和呵护人类的有力臂膀。
知者行之始,行者知之成。
我们在祁连山脉以及河西走廊的考察和采访,试图从生态和人文的角度完成对这座山脉、这条走廊的认知,也是对于这座山脉、这条走廊的解读以及美好愿景。
大美祁连,如意甘肃!
保护和修复的不仅是生态,还有人们对于祁连山以及河西走廊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