传送门:*旅行10万字超强干货丨第一弹
当我看到:多人运动的研究文献已然遍地开花,后浪哲学的辩论赛也雨后春笋般涌现——我欣慰地笑了笑,掏出那褶皱的10万字干货,打算续更我们无产阶级民族群众的故事。
丝路上的东疆
(NHK版「新丝绸之路」配乐楼兰四千年的睡梦)▼提及东疆,就不得不说起古丝绸之路(以下简称为古丝路)。这不止承载着*的人文面貌,也影响了*直至今日的旅行路线。神秘而伟大的古丝路
古丝路泛指:自长安城为起点,经河西走廊,出玉门关和敦煌的古阳关西去,进入西域后分为三道,连接中亚、西亚,并到达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。
(古丝路路线图)▼
北道北道经吐鲁番、吉木萨尔、伊宁前往里海沿岸。读过我笔记的读者会发现:北道其实就是中疆+西疆的旅行路线。中道、南道中道经楼兰、焉耆、轮台、库车、温宿、喀什,越过帕米尔高原,到达地中海东岸地区。南道则沿着塔克拉玛干沙漠南源,经若羌、且末、民丰、和田、莎车,翻越世界屋脊过阿姆河到伊朗,最终抵达伊斯坦布尔城(昔日东罗马帝国的首府)。(汉代西域疆土图)▼这两道基本就是南疆环线的标准行程。沿着国道,从沙漠北源的绿洲一路西行至喀什地区。再沿着国道,从沙漠南源的绿洲一路东行,经若羌县出*。
(南疆环线示意图,李尚制)▼古丝路中段从这里分成三道,其中最重要的两道横跨了整个南疆。所以才有了:不到南疆,不算来过*。去北疆看风光,去南疆看人文。其实我所理解的古丝路,远不止是一条连接东西方的贸易道路,而是贯穿推动两千年人类文明历程和世界史的伟大进程。一直以来,东西方人都将古丝路视作是充满了异域情调的世界边缘,其实这里才是世界的中心。这里曾经是中原文明、印度文明、波斯文明、希腊文明、阿拉伯文明和草原文明的交汇之地,也是佛教、伊斯兰教、萨满教等宗教的交汇之地。这里欧洲人种群和亚洲人种群混血千年,流行过数十种文字……西域诠释着博大、神秘、包容、厚重、辽远、苍茫……充满了神性的土地和万物,继承了古丝路上文明、宗教和种族的沧海桑田。对于古丝路的历史追溯,就是对人类文明的探索,也是洞察*人文最好的通道。有关丝路纪录片的版本
古丝路的纪录片,对于了解西域的人土风情有着巨大的帮助,也是*旅行前的标准作业了。一直有驴友问我版本的问题,借此统一科普。(情绪不能断,点击播放立即收听)▼
年系列
在20世纪70年代末(中日蜜月期),NHK和CCTV联合制作了第一部纪录片「丝绸之路」。NHK剪辑的是年12集版本(墙内能找到粤语版),CCTV剪辑的是年14集版本,这两个版本讲述的都是长安到帕米尔(中国境内)的故事。NHK又单独制作了年18集版本,讲述的是帕米尔到罗马的故事。网上30集的版本或者年的英文版本,其实就是NHK两个版本的合集,相当于完整版的陆上丝绸之路了。随后,NHK在年也制作了12集的海上丝绸之路。年系列
26年后,NHK和CCTV再次联手制作了纪录片「新丝绸之路」。NHK剪辑的是年10集版本,CCTV剪辑的是年春节11集版本(包括序),这两个版本也都是中国境内的故事。随后,NHK又单独制作了年番外篇(7集)动荡的大地纪行,主要讲述的是古丝路西段(中亚、南俄、中东)国家的现状。——以上整理的两个系列,就是公认的最精良的版本了。针对于两种剪辑的制作品质、意识形态等问题,长期以来争论不休。我也不便评价,有精力的话建议都看一下。其他
NHK于年又制作了「漫长的丝绸之路铁道:横跨中国公里之旅」,CCTV于2年也制作了8集的「丝路,重新开始的旅程」。这两部纪录片讲述的都是古丝路上的今天、今人。网上还会看到——年美国国家地理的「丝路」、年英国BBC3集的「丝绸之路」、年德国NDR的「中国新丝绸之路」以及年英国ITV4集的「丝绸之路奇域」。欧美的版本就像是欧美的东亚史,不言其说,再言难尽。想更深的入了解*人文,还可以